陆秀君教授团队在Top期刊发表论文解析天女木兰基因组

 艾万峰  2024-11-11 浏览量

近日,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在线发表了银河官方网站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官网陆秀君教授团队题为“The Chromosome-Scale Genome of Magnolia sieboldii K. Koch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ary Position of Magnoliids and Seed Germination ”的研究论文,报道了天女木兰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,验证了木兰科植物的进化地位,发现木兰科植物起源于真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分化之前,RNA-seq分析鉴定了控制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关键基因及途径,揭示了FAR1(FAR-RED IMPAIRED RESPONSE 1)基因家族不同成员参与种子萌发的复杂过程。

天女木兰(M. sieboldii)是木兰科木兰属植物,在开花植物进化方面发挥系统发育作用。但其种子萌发困难,存在形态生理休眠现象。因此,天女木兰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,对解析木兰科植物的系统发育位置及其种子萌发过程具有重要意义。

该研究获得的天女木兰基因组大小为2.1 Gb,超过95%的基因组序列被定位到19条染色体上,Contig N50长度为3.2 Mb,Scaffold N50长度为102.4 Mb。在基因组中共注释到的1,403 Mb(占基因组的67%)的转座子; 33,42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,其中94%的基因完成功能注释;1,856个miRNAs、1,248个tRNAs、353个rRNAs和3,100个snRNAs。

系统发育分析表明,木兰科起源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分化之前,并与它们形成姐妹分支;无油樟(Amborella trichopoda)是它们的共同祖先。该结果验证了木兰科植物处于被子植物基部的进化地位。

对D0(4℃下0 d休眠种子)、D35(25℃下35d非休眠且未萌发种子)和M28(25℃下28 d萌发种子)进行RNA-seq分析,共确定了12,929个差异表达基因(DEG)。在休眠解除阶段(休眠vs非休眠未萌发)、萌发阶段(非休眠未萌发vs萌发)之间,DEG显著富集在次生代谢、四吡咯合成与代谢等途径上。同时,光响应基因表达量在这两个阶段均显著升高,表明光照可能加速天女木兰种子萌发过程。

在天女木兰基因组中鉴定到大量FAR1基因家族成员,其中有21个在种子萌发中差异表达。大多数FAR1基因在种子休眠解除和萌发过程上调表达,且在D35中表达量较高,该结果说明天女木兰种子休眠解除与远红光信号转导相关,FAR1基因家族在天女木兰种子萌发中的休眠解除阶段发挥重要作用。

图A 天女木兰基因组特征; 图B 系统进化树; 图C 天女木兰及近缘物种共线块; 图D 直、旁系同源基因同义替换率分布; 图E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; 图F多种途径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概述;图G FAR1基因的差异表达

银河官方网站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官网陆秀君教授为该论文通讯及第一作者,已毕业博士研究生梅梅、青年教师艾万峰及课题组在读博士生刘琳、许欣参与了该研究工作。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31971647、31570621)资助。


文章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111/1755-0998.14030


投稿/艾万峰 编审/张智